2013-12-07 11:21:11 點擊數(shù):
晚報鏈接:http://wb.sznews.com/html/2013-12/07/content_2711342.htm
其實這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,而是要看在那個時間段,在什么情境下去說。
首先,孩子用疊音字的方式表達是他們學習語言過程中的必經(jīng)過程。嬰兒的發(fā)音從簡單到連續(xù);嬰兒句子的發(fā)展是從單詞句到雙詞句再到多詞句。所以孩子開始說出“寶寶 球球”的疊音句是他進入了學話的萌芽階段。這時的大人只需要把孩子所說的疊音句放入到情境中去整合,再用完整規(guī)范的語言重復地表達他所要表達的意思即可。如:成人可以說“哦,寶寶的球球(這時的孩子是在看著球球,這是開放句的表達)”或“哦,媽媽在陪寶寶玩球球(這時媽媽與孩子是正在玩球,這是樞紐句的表達)”。將孩子的疊音字語言與他眼前看到的情境結(jié)合起來,這樣就可以讓孩子比較快速的進入多詞句的、比較規(guī)范的表達語序之中。
其二、溝通的過程也是塑造人的過程,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孩子不只是要學會說話,還要學會愛與被愛的能力。很多的時候,父母會在適合的情境下用疊音句來對孩子說話,這里蘊育了很多愛意的傳達,這種溫暖的被愛的感覺會使孩子更有底氣去直面生活中的坎坷。只是當孩子長大,特別是三歲之后,母系語言的發(fā)音基本上全部掌握之時,疊音字的對話方式就要逐漸的減少了,因為畢竟孩子們最終的語言交流技能是要用完整規(guī)范的語言來表達的。
寫這篇短文這一刻的我想到我的兒子,他陽光、智慧、獨立有思想。但我仍叫他“寶寶”,現(xiàn)在困擾我的問題是,來年的孫子我要如何的稱謂他。。。呵呵。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