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8-13 15:29:41 點擊數(shù):
好消息:
應廣大學員對CBT(認知行為療法)學習的需求申請,我們在多方尋求資源的過程中,承蒙家庭治療導師劉丹教授基于對金玉學員情況的了解,為我們推薦了更適合帶領大家從理論到操作層面系統(tǒng)訓練的認知治療流派資深導師,國內(nèi)目前最前衛(wèi)的李松蔚博士。
導師介紹:李松蔚 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
清華大學心理發(fā)展指導中心講師
認知行為治療流派網(wǎng)絡達人
注冊心理咨詢師大會主要發(fā)言人之一。
作品推薦后附。
課程題目:《認知行為治療概論》 CBT
主要內(nèi)容:
1,認知行為治療的歷史、理念、和治療框架;
2,基礎概念的理解及應用;
3,體驗互動:行為概念化(行為功能分析)。
上課時間:2015年8月29日上午9:00-12:00
課程費用:金玉學員200元 非學員300元。
李松蔚老師妙語趣言
——所以今天我講的這個話題是一個時代病
——很多時候,人們會被孤獨感所困。孤獨可以發(fā)生在熱鬧的場所,可以發(fā)生在同床共枕的兩人之間。不在于關系的多少,遠近,而在于我們的存在——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——無法與人發(fā)生交會。這部分沒有被看見的,我們通常叫做「秘密」。
——同樣的事,每時每刻都在咨詢室里發(fā)生。許多人來尋求咨詢,最終只是為了說出一個秘密。有的秘密讓人啞然失笑:「你知道嗎?我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?!蛊鋵嵳l不是如此呢?——然而,說出來的人,很難想象他們帶著著何等強烈的痛苦。有時他們會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地,羞憤欲死地,仿佛是掏出一塊滾燙的烙鐵一樣,掏出心底最隱秘最不可示人的部分。但是在見光的一刻,它就會自然冷卻。這就是「看見」的力量。讓身外的目光一掃,秘密就風化為光天化日下的一段平常經(jīng)驗,而非獨自背負的隱秘罪惡。因此,《心靈捕手》里那句臺詞才會那么打動人:「這不是你的錯?!?/span>
——作為咨詢師,我們常常被寄予的期望是:改變來訪者的癥狀。這可以理解,因為癥狀是如此的討人厭。然而不應忘記,癥狀總是來訪者自身循環(huán)代謝的一部分,而非附體的某個邪靈。因此,不由分說地對它采取拒絕的態(tài)度,就可能面臨這樣的風險:我們拒絕了這個人的一部分。也因此,我們可能會失去「看見」他的機會。
——上星期,學校找我做一個親密關系的講座,題目是《我們可不可以不吵架》。我說:不可以!于是把題目改成《我們該如何吵架》。題目有點怪(作為報應,來的人也很少),但說真的,人們居然想把「吵架」排除到正常戀愛經(jīng)驗之外?(嘎嘎嘎~這一定是個很有趣的老師 *~*)
作品: